观影缅怀烈士 铭记伟大胜利
——南京市江北新区津浦幼儿园党日观影活动
为进一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党、团员教师爱国热情,加强爱国主义教育,2021年10月9日下午,南京市江北新区津浦幼儿园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团员教师利用下班时间观看了爱国电影《长津湖》。
电影使用强烈艺术感染力的英雄主义叙事,讲述了志愿军第九军第七连千里刀光影,万里赴戎机,从解放战争到抗美援朝,主人公伍氏兄弟前赴后继奔赴战场,与雷公、余从戎、平河等战友用热血与生命保家卫国,兄弟情、战友情感人至深。与之呼应的是另一个并行故事:毛岸英向彭德怀主动请缨,毛泽东将儿子送上战场,而岸英最终将热血洒在了异国土地上。这些舍生忘死、为国捐躯的战士们,都是共和国永远铭记的英雄儿女。
电影结束后,党、团员教师纷纷表示:电影中一个个永远不倒、巍然屹立的冰雕让我们心灵震撼,为之感动,泣不成声,更让我们明白今天的和平、美好的生活多么的不容易,是无数英勇的将士用他们血肉之躯在中国立起了一道钢铁长城,用铮铮铁骨照亮了祖国的万里山河,他们是我们民族的骄傲,他们的精神树起我们民族的精神丰碑。作为一名党员、团员,同时也是新时代的一名幼教工作者,要永远铭记如今的国泰民安是那些先辈们用甘于奉献、无所畏惧的勇气,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让我们致敬英烈,珍惜现在美好的幸福生活,立足本职岗位,努力工作!
就像影片中毛主席所说:“打的一拳开,免的百拳来。”既唤醒了大家心底对家乡、对祖国的浓厚情感,又激励着南京市江北新区津浦幼儿园教师为祖国发展、为幼儿教育事业而拼搏奋斗。
津浦幼儿园党支部书记 徐海芳:《长津湖》中三兄弟是亿万抗美援朝英雄的代表,为了后辈不再有战争,他们顽强战斗,直到最后一个人!战争的残酷告诫我们,幸福的和平生活来之不易,要珍惜每一天!但是,敌人胆敢来侵犯,我们也绝不退让!中华民族的力量和生生不息的传承是我们当代中国人必须牢记在心!
津浦幼儿园党支部宣传委员 陆荷君:看完电影《长津湖》我深感今日之和平,全以先辈血肉铸成。我们不光要把“珍惜和平”刻印在骨血里,还要真的把“珍惜”二字付出实践,从小事做起,从认真工作开始,修身立德,好好做人,不辱先辈!不负和平!
津浦幼儿园预备党员 陈佳:电影《长津湖》里铁道列车被炸的惨烈,乱石阵上的隐忍,通信塔之战紧张激烈,新兴里战斗气壮山河,指导员梅生退伍了亦重返战场,老兵雷公壮烈牺牲,杨根思抱起炸药包与敌同归于尽,片尾“冰雕连”令敌人亦为之动容……《长津湖》中的每一个角色,都是凡人,但每一个人,都拥有一颗伟大的心。没有任何一个人生来就是英雄,只是当危险降临的那一刻,他有勇气站出去,凡人就变成了英雄。何其有幸生于华夏。国家繁荣昌盛,在祖国发展的今天,我们更要勿忘过去,要铭记历史、珍惜今天的来之不易,用我们的决心和努力献出自己力量,维护祖国美好的未来。
津浦幼儿园预备党员 盛元元:看了电影《长津湖》,看老一辈革命者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换得如今我们没有硝烟的幸福生活,又比平日里更多了一份感慨。当积雪覆盖在战士身上他们一动不动避免侦查时,当他们咬着焦黑的坚硬的土豆时,当无数战士甘于献出生命与敌人输死对决时,他们都是最英勇的军人,是最值得我们敬仰和爱戴的英雄。
津浦幼儿园预备党员 王晓峰:从前了解到在抗美援朝战斗中涌现了大批的战斗英雄,有抱炸药冲敌阵与敌同归于尽的杨根思;有挺胸膛堵枪眼视死如归的黄继光;有卧火海忍剧痛维护潜伏纪律的邱少云;有抢修桥梁保畅通英勇献身的杨连第;有冒严寒跳冰窟救少年的国际主义战士罗盛教;有隐姓埋名志愿军秘书毛岸英……而亲眼看到他们抛头颅,洒热血,这种忠于祖国、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极大地鼓舞着广大战士,也有力地震慑了敌人,同时也重重的震撼了我的心灵。是他们用宝贵的生命,顽强的毅力,视死如归的精神换来我们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津浦幼儿园入党积极分子 庄文莲:看了电影《长津湖》我深受感动,“我们之所以长在太阳下,是因为有人扛过了风雪”,这句话真的是引起了我们的共鸣,正是我们最可爱的人的牺牲才换来了我们现在的盛世太平,我们的岁月静好是因为有人帮我们扛过风雪,我们会自强不息,传承他们的精神,也会永远铭记他们!
津浦幼儿园入党积极分子 刘倩云:《长津湖》里,我们最可爱的人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吃不饱穿不暖,他们全凭的是保家卫国的决心,以令人无法想象的巨大毅力,不但已经全然不顾自我的饥寒,竟然还付出了巨大的战斗力,对敌人发起了反攻。这是我们中国人的坚韧!正如火车上那场路过长城的场景。绵延的万里长城,宏伟壮丽且庄严,而我们的战士过了长城过了国界,他们便要化身血肉长城,阻击敌人于国境外。以生命为我们后辈筑起长久的和平!
津浦幼儿园入党积极分子 杨云晓:电影《长津湖》将我们带回到抗美援朝的战争年代,通过电影了解到了战争岁月中那些不为人知的点滴英雄故事,在艰苦的作战环境中,在艰难的作战条件下,我们的先辈身上迸发出的坚韧奋进力量,给了我巨大的震撼,时代在发展,我们身上的历史使命也在延续,我将汲取在先辈身上所感受到的坚韧和奋进,接力并继续传递。(撰稿人:闫东旭 推送人:仇楠 审核人:徐海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