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经验共分享 深化建设活课程
课程是教育的核心,是幼儿园教育整体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为深入挖掘园所课程资源,全面加强幼儿园课程资源的有效利用,提升课程质量,丰富课程内涵,从而进一步提升教师科研素养水平,促进幼儿全面发展,2022年4月29日中午,南京市江北新区津浦幼儿园课题组开展教科研学习活动。
本次会议由津浦幼儿园课题组组长庄文莲主持开展,会议伊始,庄老师结合幼儿园“小主人”课程,从课程内涵、课程资源、课程内容等方面对课程开展情况进行汇报,并结合小班课程案例《趣味晨间活动》,向大家展示了精彩的小班晨间活动,小朋友们自主照顾植物、安静记录、自主早餐、趣味游戏……在讨论、设计、游戏的过程中,小朋友们自主服务,在自然样态中亲历生活。
随后陈心妍老师结合中班课程案例《服务小分队》,介绍了在雷锋精神引领下的小朋友们在集体生活中的点滴温暖,小朋友们在同伴交往中发现问题,通过思考和讨论,不断的尝试解决方法,总结经验,组成“服务小分队”,致力于帮助有需要的人们,体验独立、自主、自尊、自信的快乐;韦颖老师结合中班案例《孔雀 我们的好朋友》,讲述一段和孔雀的有趣故事,小朋友们讨论制定食谱、学跳孔雀舞、和孔雀游戏,增强了关爱动物的情感。
随后,庄老师组织老师们结合书籍《学前课程 幸福童年》进行分享交流,老师们将自己的阅读感想结合工作实际进行分享,结合教师感悟,庄老师指出班级是幼儿园课程建设的基点,建设以班级为基点的课程,需要教师不断提升专业素养,树立一日生活皆课程的教育理念,发现并基于幼儿的发展需要和兴趣愿望,关注社区、幼儿园和班级的课程资源,提高各类活动的成效,促进幼儿更好的发展。
在浓郁的研讨氛围中,庄老师带领老师们共同学习苏州市吴江区金家坝幼儿园计彩娟园长带来的讲座《开发种植与饲养资源 促进幼儿有益经验》,计园长结合园所内外部资源进行分析,对园所资源的利用和向经验化的过程进行分享,在课程《大树的秘密》分享中,教师打破班级界限,将相同探究兴趣的幼儿形成学习小组,支持幼儿深入学习,结合课程案例《寻找最高的树》,挖掘幼儿种植饲养的感性话题,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支持幼儿幼儿思考、讨论、观察、比较、调查、收集、尝试、记录,支持幼儿从“兴趣”引发“问题”,由“问题”形成“经验”,最后让“经验”体现“表征”,增强幼儿参与种养活动的兴趣,提升幼儿参与幼儿参与种养活动的价值,发展幼儿参与种养活动的能力。
正如虞永平教授所言,幼儿园课程是生长的,课程建设只有那些适宜于儿童身心状态和现实需求的机会,才是真正发展的空间和可能性,才是宝贵的。通过此次线上学习,在理论知识与实践分享的双重收获中,津浦幼儿园教研团队进一步学习了优秀的课程建设理念和策略,从资源建设的角度更加深入的认识、理解课程内涵,津浦幼教人也将继续关注幼儿兴趣与发展需要,挖掘更多适宜的主题课程内容,助力幼儿全面发展。(撰稿:杨云晓 推送:仇楠 审核:刘燕)